欢迎来到废水处理_废气处理_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厂家-leyu乐鱼app在线登录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实施“十大工程”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武汉今年新改建10座公园增加105公里绿道

    发布时间: 2024-07-14    作者: 产品展示

  新改建10座公园;增加105公里绿道;新增5公里滨江碧道,打造“百里廊道新亮点”;开展“深度保洁”,做到路面见本色、设施见底色;实施垃圾分类攻坚工程,建设1500个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等;治理背街小巷,推动300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破解交通秩序堵点、乱点,整治18处以上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堵点。

  4月23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是武汉深入推动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该市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周期、精细化建设管理理念,紧盯“环境品质国内一流”工作目标,实施十大工程,提升城市能级和功能品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丽武汉。

  加强空气质量立体防控,推进工业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谋划实施500个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加强扬尘污染监督管理和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执法,强化渣土运输和消纳环节防尘措施。提档完善“两江四岸”江滩,推进汉江南岸综合治理项目,新增硚口5公里滨江碧道,打造“百里廊道新亮点”。

  持续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体系,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万吨/日,新增溢流污染调蓄能力24万立方米。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完成200个老旧小区改造,高质量推进完整社区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居住小区物业服务监督检查和服务的品质考评,推动服务的品质提升。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5个重点街(乡镇),建设130个和美乡村村湾。

  提升道路环境品质,推进全市150条重要道路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修复20万平方米破损人行道,整治提升4万个井盖。

  优化“城市家具”,统筹管线入地、多杆合一、箱柜美化,完成60条道路箱柜美化、200条道路架空管线规范捆扎。推动出台中心城区桥下空间利用规划,打造一批兼具实用功能和环境品质的示范场景。

  持续开展燃气安全“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实施450公里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新建燃气管网400公里以上,为100万户居民安装户内安全设施,推动完成 “瓶改管(电)”3.5万户;加快构建天然气“一张网”,打造“30分钟”应急响应救援体系。

  夯实道桥管护,808座城市桥隧安全检测覆盖率达到100%,完成桥梁抗倾覆整治工作,优化道路桥隧智能监管“一个平台”,智能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持续打造洁净城市,制定武汉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等级标准,开展“深度保洁”,做到路面见本色、设施见底色。

  推进环卫装备提档升级,大力推广新能源环卫车辆,全市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覆盖率、洁净率均达到90%以上。优化保洁勤务模式,提升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质量。

  推动环卫作业车辆、转运设施等前端物联设备建设,实现环卫作业全链条信息采集。建立健全环卫企业评估制度,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落实建筑垃圾专项规划,建设4处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新改扩建4座装修垃圾处置厂。

  优化公厕布局,新改扩建城镇公厕150座,推进300座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洁净达标率保持98%以上。有序推进一批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改造,稳步提升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

  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压实各方责任,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向常态化分类提升,居民小区向全域推开延伸,农村区域探索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创新分类模式,推行街道(乡镇)主责、物业管理主导、服务外包补充的垃圾分类模式,物业小区实行“物业主导+桶边引导”,老旧小区实行“社区主导+居民自治”,有条件的小区实行智慧分类。

  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宣传发动、志愿服务、专项评估、奖惩激励、智慧监管等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共治共建工作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2万个分类投放点微改造,建设1500个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改建升级50个垃圾收集转运站;增配厨余垃圾分类收运车辆,提高分类收运能力。完善处置体系,2024年底前生活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0600吨/日。

  围绕构建“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公园体系,新改建张家湾人民公园、佛祖岭公园、后襄河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新建塔子湖村U19绿地等80个口袋公园。

  织密绿道网络,打通绿道断点,建设东湖绿道三期、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示范段、汉口绿道示范段二期等105公里绿道。提升发展大道、京汉大道等80条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复兴路、白沙洲大道等林荫路110公里。

  聚焦工地管理,保持工地内部及出入口环境整洁,持续实施围挡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围挡拆除减量和规范提升,加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绿色生产管理,四环线以内禁止新建混凝土搅拌站。

  聚焦市场周边,打造一批服务管理和设施建设特点鲜明的“示范型”农贸市场。聚焦交通脉络,全方面推进高速公路、客运铁路、高架桥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塑造靓丽景观线。

  聚焦窗口形象,逐步提升三大火车站、进出城道路、红色资源点位等旁边的环境秩序。

  武汉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按照“补短板、显特色、强功能”三类目标,快速推进重点更新单元改造进度。

  推进历史风貌区建设试点工程,筹划推动10个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街区建设。治理背街小巷,推动300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着力改善群众身边环境。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打造30处精细化管理片区,塑造亮点纷呈、环境优美的城市地标。治理空置地块,持续推进100处空置地块综合治理,推动环境提升、资源利用、企业增收多方共赢。

  巩固“两江四岸”景观亮化品牌,推动暗区增补,完成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龟山电视塔等地标建筑景观亮化提档升级,利用桥下空间、街边小游园打造微光小景观,增加景观节点。

  推进500处特色街区、早夜市规范外摆,修订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支持商业街区采用新兴形式广告。实施空间“减量”,全面清理整治废桩、废线、废杆、废亭,持续整治“三乱”、噪音、油烟污染等顽固问题,提升空间环境通透性、协调感、舒适度。

  深化拆违攻坚,严格“控增量、减存量、管源头”,加强完善违法建设常态化巡控机制,依法处置历史存量违法建设150万平方米。大力整治共享自行车停放秩序,设置1.2万处共享自行车停放点电子围栏,逐步实现分色停放。

  实施交通秩序畅通工程,推进额头湾立交、三环线常青立交、南泥湾大道、琴台大道、建设大道延长线等重要节点提升改造,围绕武汉新城“七横七纵”骨架路网,推动高新八路(武阳高速共线段、与鄂州衔接段)完工,实现光谷二路主车道贯通,推进长江新区富强大街、江湾大道、胜海立交等骨架道路建设。

  围绕33个城市更新单元、城中村改造等,完工100条微循环路网、打通20条断头路、新改建50公里慢行交通设施。构建停车“一张网”,建成运行城市智慧停车运营服务平台,新增15万个停车泊位,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

  进一步破解交通秩序堵点、乱点,整治18处以上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堵点,优化调整23个精细化路口,持续巩固203条停车严管道路。

  坚持城市综合管理“高位统领、分级管理、协同治理”工作模式,充分的发挥“一委一办一平台”(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作用,优化调整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机制,健全部门联动共商、信息共享、问题共治、实效共评“四共机制”。

  加快智慧城管业务平台、感知体系建设,构建综合高效、直达快处指挥调度体系,打通城管问题跨业务平台流转处置路径,逐步实现全周期处置模式。

  试点推行“城市管家”模式,探索将环卫作业、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等公共服务实施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运营,实现城市治理降本增效。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